找到相关内容1233篇,用时3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太虚大师石塔铭

    太虚大师石塔铭 作者:果 清 太虚大师,善探三藏,悲愿宏深,于近代中国佛教史中有八大贡献:一者,利摄一切佛法;二者,创办武昌佛学院;三者,发行《海潮音》月刊;四者,整理僧伽制度;五者,提倡人生佛教;六者,弘法欧美各国;七者,沟通汉藏文化;八者,组织僧伽救护队,诩赞抗战大业。凡此,略举其荦荦毂大端耳。至其戒行之庄严、之广大、学识之闳肆、智慧之超奇、著述之丰富、允为僧伽巨臂,无待敷陈,...

    果 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31648338.html
  • 浅谈菩提道的修学次第

    六度,破除无明,证得菩萨的广大慈悲——“但愿众生得离苦,不为自已求安乐。”慈与悲是先后相连,始终贯通的,如人的双手,鸟的两翼,是缺一不可,否则,就不会究竟圆满。(二)、广大:我们的为什么不能...嗔心与痴心也是一样的,不以佛法来洗涤,只能轮回六道中,驴胎马腹,造作恶业。  成佛这条路我们怎么修?首先要让自已的扩大,不要以过去的狭窄心胸,堵塞了我们的,抹杀了菩提无限大,就如虚空一样...

    理 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74260684.html
  • 改人面相的三十六种方法

    文过饰非,不掩饰自己的缺失。 为人做事圆融周到。 受人惠恩和帮助不会忘记。 广大。 不欺善怕恶。 怜愍救济孤儿、寡妇和急难的人。 不帮助强人欺侮弱者。 不忘故旧的情谊。 常做有益公众福利的事业。 ...慈悲,那凶相不久便会转化为吉相。反过来说,纵使他现在满脸福相,如果他不知行善积德,经常起贪爱和憎恨的念头,那福相便会逐渐消失。所以,是面相的枢纽,看相不如看心。 人的心相有三十六种: 明知当官辛劳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51375196.html
  • 在生活中修行的N个办法

    (转)在生活中修行的N个办法 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。 口说好话,心想好意,身行好事。 尽多少本分,就得多少本事。 并非有钱就是快乐,问心无愧最安。 许愿要许好愿,说话要说好话。 说一句好话如口吐莲花,说一句坏话如口吐毒蛇。 屋宽不如心宽。 多一次原谅人,就多造一次福;把放大,福就大。 要看好人,自己就先做个好人。 话多不如话少,话少不如话好。 生气就是拿别人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91675420.html
  • 富贵之人的心相有三十六种

      广大。   不欺善怕恶。  怜愍救济孤儿、寡妇和急难的人。   不帮助强人欺侮弱者。   不忘故旧的情谊。   常做有益公众福利的事业。  不多说话,不打妄语。   得到别人的赠与,常心生惭愧...人方便。   从小能帮忙治理家务。   对来乞求的人,不生厌恶心。   克制自己,利益他人。   不促成恶事,不嗜爱杀生。   听到或遇见事情,不惊慌。   与人约定,不会失信。   不轻易改变行持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02175458.html
  • 智随法师答:念佛能由穷光蛋变成富翁吗?

    我们未必有承载千万财产的德行与,我们可能因此而被压垮。有难而求佛、念佛,则可得佛力加持;若非分之想,既非自己所能承载,亦不顺佛意。求愿往生,乃成就自己最好之举,亦是最顺佛意之举,诸佛欢喜,诸佛赞叹。...

    智随法师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6/11490281435.html
  • 济群法师答:资助“希望工程”和把钱放在功德箱里有何区别?

    浇不灭。可见,功德大小不在于财物多少,而在于有多大。《金刚经》也告诉我们:“若菩萨不住相布施,其福德不可思量。”如果我们能够不住相、无所求地布施,所得利益将如虚空般无穷无尽...功德就越大。就像种田,在肥沃或贫瘠的土地播种,收获自然是不同的。若在沙漠耕种,甚至可能颗粒无收。其次,功德还和发有关。佛经记载,佛陀在世时,很多人点灯供养佛。有个贫苦乞丐看到,也用全部乞讨所得在佛前...

    济群法师

    资助“希望工程”和把钱放在功德箱里有何区别?|济群法师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8/09295689594.html
  • 宗教是人类的永恒需要,第二生命

    的利益为前提。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,不惜牺牲正义,更不惜牺牲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与安乐。这种有限的,自私的企图,和不择手段的唯利主义,怎能为全世界人类所崇仰,而能永恒地在全世界人心中长存呢?   ...问题。其“发”既偏狭,其意图多自私,所以其价值微小,不够条件在人心中永恒存在。宗教就不同了,宗教的着眼点,不但要解决人类当前的问题,而且要解决人生永恒的问题;不但谈人生,而且谈人死;其不但超越...

    张澄基教授讲

    |宗教|科学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6/13073825440.html
  • 圣严法师自在法语

    才能达到福德圆满的程度。   需要的不多,想要的太多。   知恩报恩为先,利人便是利己。   慈悲没有敌人,智慧不起烦恼。   布施的人有福,行善的人快乐。   要大,自我要小。   ... 拥有的多,不一定让人满足;拥有的少,不一定让人贫乏。   若希望人际关系相处得好,就要把放大,多接纳人,多包容人。   戒贪最好的方法,就是多布施、多奉献、多与人分享。   烦恼消归自就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圣严|自在|格言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2/13585034952.html
  • 释仁俊:为世界佛教论坛而写

    旷阔,无类摄化,所以等视一切众生,因此,无一众不是度化的对象。“一切男子是我父,一切女人是我母”,正说明了人类从无始迄今的父母极多极多,所以,对一切男女作父母观,也就能敞开与眼界,关注世界的一切人...的人,都具有无尽的理性与理智的观行,肯认着我所有的都是人人给予的,我应该将所有的尽快地回馈;人人常行此回馈之行的,与德日益扩充,悭贪的恶毒性则一扫而空,具有悲天悯人的大弘愿,到处便着眼着力,看护...

    佚名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3/10252737321.html